技術文章

        Technical articles

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技術文章誘蚊誘卵器監測的應用與實踐

        誘蚊誘卵器監測的應用與實踐

        更新時間:2021-03-03點擊次數:2026
           誘蚊誘卵器使用說明:
          1、主要結構
          結構包括5個部分:透明杯體、黑色外罩、黑色上蓋、傘蓋、浮片。
          2、懸掛高度
          使用方法與一般的集卵器相同,懸掛在樹蔭、灌木等陰涼處,不能在太陽直射處懸掛。離地0.5米以內為宜。理論上講,離地面越近效率越高。但放置在地上容易出現被打翻等意外而導致失效。
          3、布放方法
          將自來水靜置一夜,除去氯。將水注入透明杯體,水的深度以半杯水為宜,浮片放入水中作為蚊產卵的落腳點。可用一根細線將浮片懸掛在蓋子下方,避免浮片遺失。線的長度要保證浮片可以在水上正常漂浮。
          布放時間:
          布放誘蚊誘卵器后第四天(隔三個晚上),檢查、收集誘到的成蟲及蚊卵,并做好記錄。
          成蚊、蚊卵收集:
          將成蟲收集在小離心管中,標記后放在液氮罐保存。
          必要時將蚊卵收集回實驗室進行培養,進行搞藥性調查。
          本網站所列參數、圖片、價格及說明僅供參考,
          如有變動,恕不另行通知,請以隨貨所帶說明書為準
          密度指標:誘蚊誘卵器指數計算公式
          誘蚊誘卵器指數=陽性誘蚊誘卵器數/有效誘蚊誘卵器數×100
          評估指標:
          日常監測中,誘蚊誘卵器指數大于20時,提示存在登革熱暴發高風險,建議疾控機構提請轄區政府組織開展消除蚊媒孳生地和滅蚊工作。
          在應急監測中,誘蚊誘卵器指數小于5為控制登革熱傳播的閾值,大于5有傳播風險,大于10有暴發風險,大于20有區域流行風險,需要持續清除孳生地和殺滅成蚊。